科技特派员送”技“到田间
发布时间:2023-05-09 16:54 信息来源:办公室
四月的五溪大地到处都是繁忙的春耕交响曲。4月26日至27日,市科技特派员市农科院副院长杨卫明和院纪委书记杨建琳带领蔬菜、水稻、农机等领域专家来到会同、通道驻点服务村开展科技服务。
在会同县漠滨侗族苗族乡侯家村辣椒种植基地,杨卫明面对20余名种植户,在田间地头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课,现场讲解辣椒病虫害绿色防治、土壤改良、科学施肥等实用技术。该村老支书侯辉俊是辣椒种植技术负责人,听得格外仔细,并不时拉着杨卫明到育苗大棚和辣椒地前询问各种问题,杨卫明一一进行了解决。侯老支书说:“我们村是贫困村,地势高,长期缺水,这两年在杨卫明特派员指导下,摸索着开展了辣椒种植,去年亩产超过3000斤,生产的辣椒品质很好,市场价在6元以上。今年准备扩大生产规模,免费为村民提供种苗和保护价收购,村民种植热情很高,希望杨卫明特派员能多来指导,我们就更有把握了”。
通道溪口镇联团村是杨建琳驻点服务村,该村村支书陈立勇说:“杨建琳特派员来了以后,村里这两年大力发展茄子、百合、再生稻的种植,由于技术服务到位,去年茄子亩产达到2万斤,产品直供粤港澳大湾区。一季中稻亩产1500斤,二季再生稻市场销售价每斤在10元,产品供不应求,今年种植面积扩大到200亩。”在百合种植基地,杨建琳对种植户说:“已经发现有少量病毒病的植株,要马上药物防治,防止扩散”,种植户听了连连点头。
今年,市农科院聚焦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落地落细,以10名市科技特派员为核心,整合全院人才资源,跨学科组建10个专家服务团队,聚焦全市特色农业产业,按照技术含量高、示范效果好、带动能力强的标准,建立了10大示范基地。至四月底,已开展技术服务10余次,培训各类农业生产主体2000人次,充分发挥了科技特派员技术“领头羊”作用,为全市特色优势产业赋能添智。